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居家/外出,15點防疫懶人包!

「不上街頭,就是最棒的抗疫行動」

不過有些時候逼不得已,還是得出門

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保護他人呢?

下列提供關於 外出 防疫& 回家 防疫

15點防疫須知懶人包

得知這些小撇步後

希望大家在這段期間安全生活!

防疫時節,有KlassiC.罩你

外出篇

疾病傳染途徑大多是經由飛沫及接觸感染

只要記住「 不 接 觸 」三個字

就能成為防疫資優生!

外出要注意什麼呢?

  1. 保持社交距離

根據長庚醫院的資訊,飛沫能夠飛行的距離為一公尺,因此社交距離至少維持室內1.5M/室外1M,減少飛沫傳染的機會。

  1. 減少與人與物的接觸

根據康健雜誌,病毒停留在物品上的時間3小時~7天不等,因此外出盡量不要觸碰物品,或是以筆、尺代替手指。

  1. 勤洗手

根據衛福部資料,濕性洗手搓揉必須40-60秒,酒精或乾淨洗手搓揉至少20-30秒,雖然乾性洗手的所需時間較短,但較大髒污仍是需要濕性洗手解決

  1. 手指勿接觸眼耳口鼻

眼耳口鼻是病毒最容易入侵的地方,因此盡量少以手指觸碰,如果非要觸碰,請先清潔雙手。

  1. 拒絕所有社交活動

減少社交活動=減少說話=減少飛沫產生=減少病毒擴散機會,因此到樓下倒垃圾的時候也請避免與鄰居閒話家常

外出要帶什麼物品呢?

  1. 口罩2副以上(半天換一次

病毒在口罩外層的停留時間至多可達七天,請盡量半天換一次。

  1. 護目鏡(兩週換一次)

病毒在護目鏡外層的停留時間至多可達三天,每日回家務必以清水或肥皂水清洗!護目鏡鏡面的防霧層為消耗品,多次清洗漸消失為正常情況,建議盡量2週更換一次。

  1. 隨身酒精or次氯酸噴瓶

外出各種物品含有大兩細菌,隨身攜帶噴霧瓶,隨時消毒更安全!

  1. 自備餐具

盡量避免使用外埔商家提供的餐具進食,家裡的餐具經過熱水及酒精消毒後,會是最保守的選擇。

  1. 長條狀小物(筆or尺)

為減少手部接觸外在物品,請以筆或是尺替代按電梯等等動作

居家篇

好不容易在外小心翼翼,回到安全的家

這時也不能輕忽,別讓家裡也成為病毒的溫床!

回家後防疫清潔該怎麼做?

  1. 將物品從包包or口袋內取出
     
  2. 玄關處設置污染區 放置髒衣物

返家後第一件事,就是將身上所有受外在環境污染的物品及衣物通通取出,讓家中可能受病毒污染的區域限制在玄關。

  1. 消毒噴灑地板/門把/鞋子/隨身物品/雙手

在最容易殘留病毒的地方及物品,通通以酒精消毒過一遍。

  1. 直接洗澡or換乾淨衣物

將自己好好清理一番,這邊小編還是建議從頭到腳洗個澡會是最安全的~

  1. 洗澡前經過的路線噴灑消毒(可以漂白水為主)

不可避免的,在洗澡前身上的病毒仍可能殘留在家中角落,可以用酒精或是1:100稀釋後的漂白水來清掃消毒。

怎麼區分家中的乾淨區域?

  • 污染區:玄關

門口處擺放酒精/次氯酸水、放外出髒衣服的籃子、丟口罩的垃圾桶。

  • 乾淨區:換衣空間&浴室

進入乾淨區更換衣服(建議最好直接洗澡~)

  • 絕對乾淨區:臥室

病毒絕緣區,到達此區必須確保全身上下&隨身物品都已經過消毒。

除此之外,針對客廳、浴室、廁所等每天常使用、觸摸的地方加強清潔清毒及頻率。

我們加油,台灣加油

這段期間,誰也不好過

雇主擔憂企業撐不下去

受雇者害怕薪水受到影響

每個人的生活都跟以往大不相同

覺得心情煩躁開心不起來嗎?

沒關係,我也是

很懷念隨意出門散步的小小時光

想念陽光、想念家人、想念朋友情人

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他人,是現在我們能做的

一切會更好的,再忍耐一下下

我們加油,台灣加油。